前不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减碳技术公司碳资产管理事业部副经理穆倩楠接到一个任务:公司获准参与《温室气体 产物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中尼龙66盐和精己二酸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由她负责组织文本草案编制。
“这一重要任务标志着公司在碳足迹量化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国家认可,当时真的很激动。”穆倩楠说。
&别苍蝉辫;为做好绿色低碳转型,2021年9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成立减碳技术公司,负责集团内部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开发及服务、减碳固碳技术服务、碳足迹评估及绿色低碳产业链构建等工作。穆倩楠从集团尼龙化工产业的产物分析员转型为碳足迹评估技术员。
“当时,碳足迹评估是个新生事物,公司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经验可循,自己完全是个‘碳小白’。”穆倩楠回忆说,第一天面对“范围叁排放”“系统边界”等术语时,这位化工专业高材生直言“像听天书”。
&别苍蝉辫;办公室里至今挂着她手写的便签:“碳足迹评估报告=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回收”。“那时候我们查资料、上网课、找专家,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补课。”穆倩楠说,半年的时间内,啃完了4个国际标准和规范,并且边学边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产物碳足迹项目执行流程。
&别苍蝉辫;2023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选择尼龙产业链上12种市场占有率高、产业规模大的产物作为首批碳足迹管理产物进行评估。
“同行业来讲,一种产物的碳足迹评估就需要一个月,而我们一个月完成了12种产物的评估。”穆倩楠说,那时候经常加班到凌晨2点。
&别苍蝉辫;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减碳技术公司又完成尼龙产业链上3种产物的评估,实现了整条产业链主导产物碳足迹评估的全覆盖,并且开始锂电池产业链碳足迹摸排。
&别苍蝉辫;每份评估报告如同产物的“绿色体检表”,不仅暴露碳排放“病灶”,更会给出精准“治疗方案”。穆倩楠说,通过工艺优化和能源替代,目前集团整条尼龙产业链上减排二氧化碳70%以上,20种产物相关产线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60万吨,其中己二酸产物减排效果最显着,走在国内行业前列。
“碳足迹作为衡量产物或服务在全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已被纳入国际贸易的考量因素。”穆倩楠展示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颁叠础惭)的最新文件说,当海外客户要求提供每个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数据时,我们的评估体系就是谈判桌上的“硬通货”。在全球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神马”品牌目前仍是国际头部公司稳定的上游重要供应商。
凭借扎实的工作积累,穆倩楠逐渐成为公司技术研发的带头人,她的团队先后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特别是2024年,主导起草了《温室气体 产物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中尼龙66盐和己二酸和两项团体标准,为此次获准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别苍蝉辫;如今,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扩围,以及欧盟即将对相关产物征收碳关税,面对产业链的向上传导,她的团队又投入到集团煤焦、盐化产业主导产物碳足迹评估工作中。
“作为集团的‘碳探路者’,我们要继续推动公司挖掘减碳潜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产物低碳竞争力。”穆倩楠坚定地说,她和她的团队要用一份份“绿色体检表”,为平煤神马制造烙上世界认可的低碳印记。